中新網(wǎng)
分享到:

新疆兵團冬小麥連片單產全國第一的奧秘何在?

分享到:

新疆兵團冬小麥連片單產全國第一的奧秘何在?

2023-09-15 19:24:1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烏魯木齊9月15日電 (戚亞平 張新慧 黨慧萍)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奇臺農場最后一片山區(qū)旱田小麥收割完畢,歷時50天的冬小麥收獲工作全面告捷。

  夏收期間,農業(yè)農村部組織專家對該場冬小麥高產示范田測產驗收,百畝示范方平均畝產818.69公斤、千畝示范方平均畝產787.74公斤、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738公斤,3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7月28日,2023年新疆兵團第六師奇臺農場冬小麥高產創(chuàng)建驗收現(xiàn)場。新疆兵團第六師融媒體中心供圖7月28日,2023年新疆兵團第六師奇臺農場冬小麥高產創(chuàng)建驗收現(xiàn)場。新疆兵團第六師融媒體中心供圖

  奇臺農場地處天山北麓,從南到北地形地貌為山區(qū)、丘陵、平原,常年小麥播種面積16萬畝以上,是國家級小麥標準化示范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素有“兵團糧倉”之美譽。

  近年來,該場逐年擴大糧食種植面積,頻創(chuàng)冬小麥高產紀錄,有效保障了糧食安全。

  補貼獎勵添動力 藏糧于民

  走進奇臺農場,曾經麥浪翻滾的金色良田,已全部收獲完畢。

  “今年,我們連隊居民閆軍以冬小麥畝產898.19公斤的紀錄,獲得新疆高產冠軍。”奇臺農場22連黨支部書記萬興花說。

  22連被譽為“冠軍連”,2022年曾刷新新疆冬小麥高產紀錄,今年,閆軍再次刷新新疆冬小麥高產紀錄,這也是今年全國冬小麥畝產最高紀錄。

7月28日,經過實收測產,種植戶閆軍以畝產898.19公斤,刷新新疆冬小麥高產記錄。閆超強 攝7月28日,經過實收測產,種植戶閆軍以畝產898.19公斤,刷新新疆冬小麥高產記錄。閆超強 攝

  糧食播種面積的穩(wěn)定是高產創(chuàng)建的基礎。奇臺農場黨委將保障糧食安全納入對基層黨組織“星級黨支部”考核內容,確保每年小麥播種面積占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的50%左右。

  近年來,該場黨委從耕地地力保護、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小麥“一噴三防”、農機購置、糧食適度規(guī)模等方面給予種植戶補貼。截至8月底,該場2023年糧食補貼到位資金已達4021.2萬元。

  閆軍說:“今年我種了169畝小麥,地力補貼和農資補貼、還有‘一噴三防’補貼,總共39715塊錢,已經發(fā)到我的銀行卡上了。”

  奇臺農場農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主任孫志遠介紹,農場每年拿出不少資金獎勵高產戶和高產連隊,對小麥平均單產在700公斤以上的高產連隊,予以3萬元獎勵;對打破全國小麥單產紀錄的種植戶,給予3萬元獎勵;對小麥創(chuàng)自治區(qū)紀錄的種植戶,給予2萬元獎勵。

  補貼加獎勵,極大調動農戶種糧和參與高產創(chuàng)建的積極性。2021年至2023年,奇臺農場連續(xù)3年刷新新疆冬小麥單產紀錄。2023年,該場種植小麥17.07萬畝,較上年增加2.22萬畝。

  “國家出臺這么好的政策支持糧食生產,保障咱們種植戶的利益。今后,我還要多種糧、種好糧。俗話說得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閆軍說。

8月上旬,奇臺農場冬小麥高產示范田豐收場景。新疆兵團第六師融媒體中心供圖8月上旬,奇臺農場冬小麥高產示范田豐收場景。新疆兵團第六師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第六師五家渠市制定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扶持補助辦法,對完成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團場,依據(jù)糧食總產和單產提高比例及種植規(guī)模,分別給予數(shù)額不等的獎勵。

  今年截至8月下旬,該師市已落實各類補貼1.2億元。

  建設高標準農田 藏糧于地

  走進奇臺農場20連,放眼望去,廣袤的田野阡陌縱橫,高標準農田整齊劃一,顯示出農業(yè)規(guī)?;?、集約化、現(xiàn)代化發(fā)展水平。

  20連是奇臺農場第一批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連隊,連隊農業(yè)生產條件明顯改善,為糧食高產創(chuàng)建打下堅實基礎。

  2021年,該連職工馬小平的冬小麥單產達858.72公斤。該連連長楊永成說:“截止到現(xiàn)在,連隊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百分之百完成?!?/p>

  “以前遇上下雨天,路就成了泥巴路,車根本過不去。連隊建設高標準農田后,修了沙石路,路平平的,我們到地里干活方便多了。”20連種糧大戶劉洪亮說,過去沒有滴灌,種兩三百畝地,一天忙個不停,太累,現(xiàn)在1個人種2000畝地都沒有問題。

奇臺農場20連職工劉洪亮向記者介紹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好處。張新慧 攝奇臺農場20連職工劉洪亮向記者介紹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好處。張新慧 攝

  目前,奇臺農場高標準農田已達21.45萬畝,占糧食播種面積32萬畝的67%。

  據(jù)悉,第六師五家渠市把“穩(wěn)糧”放在農業(yè)生產首位,建成了一批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wěn)產、生態(tài)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xiàn)代農業(yè)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農田。

  截至2022年底,第六師五家渠市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47.3萬畝,高效節(jié)水灌溉面積248萬畝,農業(yè)機械化水平達到98%。

  高標準農田的建成,為第六師五家渠市糧食連年豐收提供有力支撐,也增添了職工群眾多種糧、種好糧的底氣。

8月25日,奇臺農場連隊高標準農田道路施工場景。新疆兵團第六師融媒體中心供圖8月25日,奇臺農場連隊高標準農田道路施工場景。新疆兵團第六師融媒體中心供圖

  劉洪亮說,國家給了咱們這么好的優(yōu)惠政策,高標準農田也建成了,完成小麥種植任務義不容辭。今年計劃種植220畝冬小麥,爭取10月初把小麥全部播完。他篤定地說,不能晚于這個時間,否則會影響明年冬小麥創(chuàng)高產。

  推廣配套新技術 藏糧于技

  在奇臺農場25連一塊平整的條田里,第六師農科所糧油研究室副研究員陳江魯和同事丁變紅,正在專心致志地采集土壤樣本。

  陳江魯介紹,這塊地是他的聯(lián)系戶劉春蘭的科技示范田?!拔覀儙颖净厝z測,做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為來年小麥高產創(chuàng)建做好前期準備。”陳江魯說。

  “我真心感謝農科所的專家?!笨萍际痉稇魟⒋禾m說,她今年小麥單產878公斤。小麥從種到收,第六師農科所科技特派服務團隊全程提供技術服務。

  今年,在第六師農科所糧油科技特派團的指導下,奇臺農場25連科技示范戶劉春蘭的冬小麥也喜獲豐收,平均畝產878公斤。新疆兵團第六師融媒體中心供圖

  農業(yè)現(xiàn)代化,關鍵在科技。第六師五家渠市與各級科研院所加強合作,相關專家深入奇臺農場,建立多個小麥超高產示范基地,開展技術攻關、集成示范,推行集良田、良種、良法、良技為一體的糧食配套種植模式,打通科技進連入戶的最后一公里。

  經過多年努力,該師市已形成國家、省、師、團、連五級科技示范推廣體系。

  陳江魯從2016年起就駐扎在奇臺農場,為種植戶提供冬小麥栽培全程技術指導。這次創(chuàng)建新疆冬小麥高產紀錄的閆軍,就是按照他的推薦,種植了小麥高產品種“新冬52號”。

  閆軍說:“我的小麥能創(chuàng)這么高的產量,首先是品種選對了。今年我還選這個品種?!?/p>

  良種還需配良法,才能實現(xiàn)穩(wěn)產高產。奇臺農場因地制宜大力推廣“優(yōu)良品種、精細整地、增密降高、滴灌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化調、構建高質量群體”的技術路線。

  孫志遠說:“沒有推廣節(jié)水滴灌之前,農場小麥畝產基本在500公斤到550公斤之間,安裝了節(jié)水滴灌設施后,小麥產量增加30%以上,畝產達到700多公斤。”

  據(jù)統(tǒng)計,在奇臺農場密植滴灌技術模式應用區(qū),通過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灌溉效率提高22.22%,肥料利用率提高20.7%。

  陳江魯表示,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綠色又高效的農業(yè)科學技術,它改變了傳統(tǒng)農業(yè)過度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結、資源浪費、環(huán)境污染問題??梢哉f,第六師五家渠市在推進生態(tài)優(yōu)先、節(jié)約集約、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此前,國家農業(yè)作物栽培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張睿作為專家組組長,參加了奇臺農場冬小麥高產示范田測產驗收。

  張睿表示,奇臺農場通過優(yōu)化品種布局、栽培管理、集成應用新技術等,實現(xiàn)冬小麥連片單產全國第一,示范意義重大,它為我國同類型地區(qū)小麥大面積生產及提高糧食單產、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范本。

  時下,第六師五家渠市小麥秋季播種任務全面落實,冬小麥壓種工作即將展開。(完)

【編輯:胡嘉琛】
《中國新聞》·大美新疆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術支持:0991-8557237  新聞熱線: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