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新疆 ? 正文
中新網(wǎng)首頁|安徽|北京|上海|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黑龍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我們的微信

云南普洱:戍邊精神在邊境線代代相傳

2021-07-09 10:59:08 來源:中新網(wǎng)
字號:

圖為巖聰在中緬180附1號界樁處為民輔警演奏佤族傳統(tǒng)樂器?!∑斩吘彻芾碇ш牴﹫D圖為巖聰在中緬180附1號界樁處為民輔警演奏佤族傳統(tǒng)樂器。 普洱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中新網(wǎng)普洱7月9日電 題:云南普洱:戍邊精神在邊境線代代相傳

  作者 劉惠語

  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的云南普洱,是一個位于祖國西南邊陲風(fēng)光秀美的城市,同時也因為邊境線狹長且無天然屏障,面臨的疫情防控和邊境管控形勢嚴(yán)峻。駐守在這里的云南普洱移民管理警察和護邊員被當(dāng)?shù)厝罕娪H切地稱為“戍邊人”,他們在邊境一線將戍邊精神一代代傳承。

圖為王寧查看中緬183號界樁?!∑斩吘彻芾碇ш牴﹫D

圖為王寧查看中緬183號界樁?!∑斩吘彻芾碇ш牴﹫D

  王寧:祖孫三代同地戍邊

  普洱邊境管理支隊西盟邊境管理大隊岳宋邊境派出所民警王寧,從老家四川來到西盟邊境一線戍邊已有17個年頭。王寧的爺爺和父親,曾經(jīng)也在西盟邊境一線當(dāng)兵戍邊,到他這里已是第三代。

  從王寧小時候到高中階段,父親從未停止過督促他每天早起晨跑、軍姿練習(xí)、打擒敵拳。王寧心底自然而然根植了當(dāng)兵戍邊的種子。

  “我被分配到西盟工作后,才從家人那里得知,爺爺之前也是在西盟縣當(dāng)兵。我沿著爺爺和父親的足跡,以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堅守在西盟邊境一線,這就是一種傳承吧?!蓖鯇幷f。

  提起已故的父親,王寧幾次落淚。“沒能讓父親親眼見到自己穿軍裝的樣子,很是遺憾。要是父親還在,看到我穿軍裝的樣子,會給我一個大擁抱吧。”

  戍邊路上,傳承從不缺位。如今,王寧也以同樣的方式繼續(xù)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他能接過世代戍邊的接力棒。

圖為巖聰巡邏到中緬180附2號界樁處?!∑斩吘彻芾碇ш牴﹫D

圖為巖聰巡邏到中緬180附2號界樁處?!∑斩吘彻芾碇ш牴﹫D

  巖聰:活到老、干到老

  同在西盟邊境一線戍邊的,還有勐卡邊境派出所的黨員護邊員巖聰。

  “我的生命在界樁旁,我要一直堅守下去?!必糇遄o邊員巖聰是西盟第一批巡邊員,61歲的他依然沒有退休。

  巖聰從5歲開始就跟著爺爺和父親巡邊護邊,至今已有56載?!耙郧?,界樁與界樁之間根本沒有可以正常走的路,到處都是叢林,山高坡陡、荊棘滿地?!睅r聰笑著說,“現(xiàn)在勐卡邊境派出所民輔警每天都要巡邏的7.9公里邊境線,可是我們?nèi)胰擞秘舻丁鰜淼??!?/p>

  多年來,有著41年黨齡的老黨員巖聰,養(yǎng)成了每天都要巡邏邊境線的習(xí)慣,查看180附1號、180附2號、181號界樁。這3處界樁以及他日夜守護的每一個山口、每一道河溝、每一寸國土,都被他視若生命。

  現(xiàn)在的巖聰年事已高,但他希望能在自己還干得動的時候帶好頭,領(lǐng)著一茬又一茬的勐卡邊境派出所民輔警巡邊護邊。

  “佤族文化和守護界樁一樣,都要傳承下去”。巖聰還是“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是邊境地區(qū)的佤族文化傳播者,精通30多種佤族傳統(tǒng)樂器。他經(jīng)常在巡邊閑暇之時給大家演唱佤族傳統(tǒng)歌謠,演奏佤族傳統(tǒng)樂器。

  到現(xiàn)在,巖聰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三批文化傳承學(xué)生,他在教授學(xué)生佤族樂器的過程中,也給他們講述守邊的意義。“我終究會有走不動的一天,到那時就給下一代講一講我們‘戍邊人’的故事,希望能把這種精神代代傳下去?!?/p>

  守住邊境一線,就是保國內(nèi)平安。普洱邊境管理支隊全體民輔警和護邊員始終堅守在祖國西南邊陲,為維護邊境地區(qū)安全穩(wěn)定貢獻一份力量。(完)

(編輯:孫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