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克拉瑪依全城征集“時光密碼”
當95歲的老解放、志愿軍老戰(zhàn)士夏友榮從臥室的衣柜中,拿出解放紀念章和抗美援朝紀念章;當90歲的志愿軍老戰(zhàn)士湯從軍從一個生銹的鐵盒子里,找出在朝鮮戰(zhàn)場上犧牲戰(zhàn)友送給他的那枚“淮海戰(zhàn)役紀念章”;當92歲的老解放周敏智拿出在黨70年的勛章;當69歲的陸克一輕輕觸摸“冰塔冰人”照片中父親陸銘寶的臉頰,這個在黑油山腳下帳篷醫(yī)院出生的克拉瑪依第一個孩子,流下了思念的淚水……這些即將消失的先輩存遺和故事,正與時間賽跑,他們的故事,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絕版。
2025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誕生70周年。在這個意義非凡的時刻,克拉瑪依市融媒體中心傾情策劃的“油城記憶·前輩”全媒體大型系列報道已拉開序幕。
70年前,克拉瑪依還是一片?;母瓯?,一群熱血青年響應祖國號召,從五湖四海匯聚于此。他們中有解放軍戰(zhàn)士、抗美援朝復轉(zhuǎn)軍人,還有心懷夢想的普通青年。他們用青春和熱血,在寸草不生的亙古荒原上澆灌出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將奮斗者的名字永遠鐫刻進新中國石油工業(yè)文明的豐碑之上,讓奮斗者的血脈基因融進克拉瑪依的每一粒砂石、每一縷炊煙、每一滴原油、每一條路、每一片磚瓦中……
時間流逝,這座城市的前輩大多已永遠地離開了我們:2014年8—9月,帶隊鉆探克拉瑪依一號井的陸銘寶、楊立人夫婦相繼離世;2023年2月, “克拉瑪依一號井”井架安裝隊最后一位老石油張福善離世;2023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政協(xié)原副主席,曾擔任克拉瑪依市委書記、新疆石油管理局黨委書記的張毅離世……如今,健在的克拉瑪依前輩們也都已是耄耋之年。
為了留住這段珍貴的歷史記憶,克拉瑪依市融媒體中心決定開展《油城記憶·前輩”》全媒體大型系列報道。
《油城記憶·前輩》將以雙軌敘事展開:一方面,采訪團隊將深入全市各區(qū)各行業(yè),和時間賽跑開展“搶救式”采訪:尋訪1955年至1965年期間來克拉瑪依的第一批石油石化人和城市各行各業(yè)建設者,包括克拉瑪依油田第一批勘探人、鉆井工、采油工、石化人,第一批司機、老師、醫(yī)生,第一批大學生……與他們面對面訪談,聆聽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締造者們深情的告白,并以圖文、影像、視頻、音頻等形式定格他們的深情,全方位展現(xiàn)克拉瑪依各行各業(yè)前輩風采,深度挖掘克拉瑪依精神,為克拉瑪依留存珍貴史料;另一方面,采訪團隊將沿著記憶長河溯流而上,在封存著拓荒者心跳的泛黃老照片與沉淀著七十年前星光的斑駁日記中,打撈歲月長河中的珍貴記憶——我們相信,兩組時空交疊的敘事將共同編織出一部流動的城市精神史詩和精神圖譜,在新時代的蒼穹之下熠熠發(fā)光。
70年前,他們用青春點燃戈壁;70 年后,我們用筆墨、鏡頭續(xù)寫時光。我們相信,因為銘記,他們就永遠活著——活在這片土地產(chǎn)出的每一滴原油的分子結(jié)構(gòu)里,活在克拉瑪依這座城市永不褪色的掌紋里……我們相信,當前輩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們的故事存入城市記憶庫,將是我們年輕的克拉瑪依人以鏡頭為鍬,在數(shù)字時代的油城埋下的永不熄滅的火種!
“時光密碼”倒計時征集令
如果您的家里,還住著 1955-1965 年扎根戈壁的第一代克拉瑪依人,請牽起他們布滿老繭的手聯(lián)系我們——他們或許還能講出油池邊的月光,記得第一口饅頭沾著的戈壁沙,藏著那件補丁摞補丁的工裝……克拉瑪依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們的鏡頭已架好,希望在他們眼角的溝壑里,看見當年青春的潮水;如果您的父輩已離開,但您還記得他們的故事,也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相信,您在鏡頭前重現(xiàn)父輩的奮斗場景,那些被鉆機轟鳴聲喚醒的荒原記憶,那些在戈壁星辰下淬煉的文明基因,將在數(shù)字時代的云端永生;如果您自己的故事里,也回響著時空某個重要節(jié)點的心跳,也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您的講述中,看到歲月長河中永續(xù)流傳的意義。(聯(lián)系人:田華英 13909909409)
如果您家的抽屜里,還躺著泛黃的《鉆井日志》、褪色的工號牌,或是那盞跟著父輩從故鄉(xiāng)背來的馬燈——請輕輕拭去塵埃:因為每一枚舊工號牌都刻著石油坐標,每一本日志都是城市年輪。即日起,克拉瑪依融媒體中心向全城尋找會呼吸的 “時光密碼”,您曬出的老物件和老照片,將在克拉瑪依 70 年記憶庫里,永遠年輕。(聯(lián)系人:李浩 13579536588)
2025年春天,讓我們一起做時光的接力者——
據(jù)悉,截至目前,主辦方已聯(lián)系到 17位老石油和有故事的前輩,您的參與,將讓數(shù)字倒計時變成溫暖的加法。(田華英 張潔英 張?zhí)?李利利)